【中國制冷網】近日,富士康鄭州工廠“數碼產品事業(yè)群”公布的招聘信息顯示:如果生產線上的新員工,工作滿90天且至少在崗55天,這些員工將獲得7500元的獎金。
據悉,早在3月底,富士康鄭州工廠就提供了3500元的獎金。隨著時間的推移,富士康鄭州工廠逐漸把獎金額度提升至6000、6500,直到如今的7500元。有數據顯示,2020年8月和9月份,富士康鄭州工廠的新員工獎金達到了9000元。
為了招募更多的“壯勞力”,富士康無疑是許下重酬,但是效果如何呢?
01年輕人正在遠離工廠
實際上,開出高獎金招募工人的并不是富士康一家。今年年初,美的家用空調廣州工廠的招聘負責人鄭世富已經連續(xù)好幾天在微信朋友圈“發(fā)貼”,曬美的“招工”新政策:推薦新員工獎勵2000元;新員工大年初二至初十入職獎勵2000元,初十至初十七入職獎勵1500元,初十七(3月1日)以后入職獎勵1000元。
格蘭仕海外市場管理部相關負責人張丁也在朋友圈曬格蘭仕的招工新舉措:2021年2月2日-2021年2月28日入職上崗的一線人員,介紹費為2000元/人;獎勵于被介紹人上崗后十二個月內按在職時長分次發(fā)放給介紹人。
據業(yè)內人士稱,這些家電生產企業(yè)特別是大型企業(yè)紛紛用福利“留人”,順便“擴招”,就是為了避免春節(jié)后出現去年那樣的“用工荒”。
據調查數據顯示,在2020年下半年國內制造業(yè)進入全面復工復產階段時,有66%的企業(yè)認為近期遭遇了用工荒問題,更有13%的企業(yè)表示已經常年存在用工荒難題。
那么,家電工廠開出的“高薪”回報、“優(yōu)渥”的入職獎勵是否對“用工荒”起到緩解作用呢?據今年4月26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發(fā)布的《全國招聘大于求職“最缺工”的100大職業(yè)排行榜》顯示,我國制造業(yè)人才嚴重短缺。其中,液晶顯示器件制造工、電工、空調器制造工、半導體芯片制造工等跟家電相關的工種也榜上有名。
02“用工荒”背后:年輕人越來越“貴”
當人們深究家電工廠“用工荒”背后的原因時不難發(fā)現,其實企業(yè)招工時開出的“優(yōu)渥”回報只是一種假象。據不少離職的員工透露,招工時和你說5000元,8000元,但一旦進入,給你開出2000元的底薪,其他的就算全勤獎、住房補貼、績效獎等等,名目很多。
此外,工廠工作的高強度也是眾所周知:上班時間一般都在10小時以上,基本每天都要求加班,少則三小時,多則通宵趕工;白班夜班兩班倒,沒有固定的作息,基本上是主管說要工作就要工作;一個月頂多有2天或3天假,請假很難,遲到更要倒扣工資;有時還要求一直上夜班,每天12小時的工作制。
以東莞某家外包裝廠為例,該廠一天工作11小時左右,日薪大約在200元左右,月薪在5000元左右。而深圳餓了嗎APP旗下全職蜂鳥騎手的月平均收入在8000元以上,更有跑單王最高月入3萬元,工作時間也非常自由,彈性大,工作時長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進行調整,沒有固定的上班時間。相較之下,優(yōu)劣可分。
調查數據顯示,制造業(yè)企業(yè)的員工薪資水平增速低于全行業(yè)平均水平,根據調查顯示25%的制造業(yè)企業(yè)選擇2020年不調薪,而在調薪的企業(yè)當中漲薪幅度在5%以內的企業(yè)占到一半以上,約占全行業(yè)的41%。即便企業(yè)面臨缺乏勞動力的局面時,漲薪的意愿也不高。
企業(yè)無法用以前的招工待遇招徠足夠的年輕工人,也就意味著如今的年輕人越來越“貴”。這個“貴”的背后,也和中國的人口構成息息相關。
近日公布的全國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與2010年相比,15—59歲、60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分別下降6.79個百分點、上升5.44個百分點。從國家統計局發(fā)布的勞動力人口數據看,2018年為89729萬人,2019年為89640萬人,下降了89萬人。
專家認為,未來50-60年,中國將保持老年人口規(guī)模世界第一,步入全球人口老齡化程度最高的方陣之中。勞動年齡人口為表征的勞動力資源提前縮減,社會保障可持續(xù)性問題日益突顯,人口負增長與低生育率陷阱相疊加。
未來,中國年輕人占社會的比重將越來越少,對于那些還在依賴人工為主的制造業(yè)企業(yè)而言,如果不作出改變,就只能陷入用工荒帶來的死循環(huán)當中:招不到人—無法擴大生產—利潤無法提升—待遇無法提升—更招不到人。
03家電制造的未來:馬太效應和機械化生產
“用工荒”的存在,讓不少家電頭部企業(yè)選擇對生產方式進行改革。美的家用空調事業(yè)部負責制造的副總裁曾表示,美的空調工廠在自動化的在投資僅2015年一年就將達8億~10億元。
除美的外,海爾已有四個互聯工廠投產;格蘭仕投30億元改造中山微波爐生產基地后,還引進洗衣機自動化生產線;奧馬冰箱已投產自動化程度達70%的第六工廠;TCL把華星光電智能化生產的模式,復制到彩電、手機等旗下其他業(yè)務……
在代工大廠富士康,機械代替人工的現象也十分普遍。引入自動化設備后,一條生產線從7人變?yōu)?人,進一步改造后,就可以減少到1人。
但是,頭部企業(yè)的自動化改造并不能往下復制。僅其8億元的改造費用,就讓不少中小家電企業(yè)感到“肝顫”。
因此,當頭部企業(yè)已經擺脫用工荒帶來的困擾,繼續(xù)擴大生產時,其他中小家電企業(yè)則在越來越嚴重的“用工荒”中規(guī)模進一步萎縮,造成行業(yè)內的馬太效應進一步加劇。奧維云網報告顯示,空調、冰箱、洗衣機、顯示器、彩電市場消費向頭部品牌集中的跡象越來越明顯,前五強市場占比分別達到89%、76%、76%、65%、66%。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數字化的發(fā)展、對技能要求的不斷變化以及嬰兒潮一代的退休,美國制造業(yè)公司同樣也在為尋求技術人才而努力掙扎。數據顯示,98.6%的美國制造企業(yè)都是小企業(yè)。據Score Association(中小企業(yè)發(fā)展提供指導的項目)統計,其中75.3%的公司雇傭的員工不足20人。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經濟學家阿瑟·劉易斯(W. Arthur Lewis)曾在《勞動無限供給條件下的經濟發(fā)展》的論文中提出了自己的“二元經濟”發(fā)展模式。他指出,發(fā)展中經濟體工業(yè)化的初始條件是資本稀缺、勞動力過剩,在工業(yè)化過程中,工業(yè)部門會不斷吸收農村中的剩余勞動力,工資水平并非取決于勞動力的供求關系,而是取決于農民的收入水平。當工業(yè)化將剩余勞動力都吸納干凈,工資水平就取決于勞動的邊際生產力———如果不提高工資福利,不改善勞動條件,就雇請不到所需的勞動力。這就是著名的“劉易斯拐點”
如今,隨著經濟復蘇,“保增長”大局已定,“用工荒”日益嚴重,并且從沿海地區(qū)向內陸省份蔓延,中國正在向先前的發(fā)達國家一樣面臨著“劉易斯拐點”的困境。怎樣減輕“劉易斯拐點”造成的負面影響,成為各方必須面對的一個重要難題。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